摘要:由于水資源短缺和水環境污染等問題的日趨突出,我國水資源面臨的形勢日益嚴峻,水污染嚴重、水生態環境惡化、水資源短缺...
由于水資源短缺和水環境污染等問題的日趨突出,我國水資源面臨的形勢日益嚴峻,水污染嚴重、水生態環境惡化、水資源短缺等諸多問題日漸突出,已成為制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當前為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相協調,確保經濟社會長期平穩較快發展,2012年1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從國家層面對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進行了全面部署與具體安排。

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推動下,“智慧水務”應運而生,并且成為傳統水務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在水務管控與調度、資源管理與協調、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能源管理與優化等領域,進行業務創新,實現水務智慧化管理。
智慧水務的本質是一種綜合性、整體性的行業信息化發展過程,智慧水務是指把新興的信息技術充分運用于城市水務綜合管理,把傳感器嵌入和裝備到自然水與社會水循環系統中,并且通過普遍連接形成“感知物聯網”;隨后通過計算機和云計算將“水務物聯網”整合起來,以水循環模擬、水資源調控、水務虛擬現實平臺等為支撐,實現數字化城市水務設施與物理城市水務設施的無縫集成。
依托于機制創新,整合共享氣象水文、水務環境、市容綠化、建設交通等涉水領域內的信息,構建基于數據中心的應用系統,為電子政務、稅務業務管理、涉水事物跨行業協調管理、社會公眾服務等諸多領域及需求提供智能化的支持,進而能夠以更加精細、動態、靈活、高效的方式對城市水務進行規劃,設計及管理,達到智慧水務的狀態。
方案優勢
實時感知:運用物聯網等技術,實時、自動采集水資源流動全過程涉及到的基礎數據;對涉水區域實現全網監測;對異常情況,進行及時報警,并且對管網漏損進行監測管理。
業務整合:整合城市供水管網、泵站、水源地、排污口等數據資源,實現“智慧水務”調度指揮管理與決策可視化;實現GIS與視頻監控的集成與聯動,為應急處理提供方便。
互聯互通:構建集水源監管、城市供水、排水、污水處理、水資源回收利用及水環境保護為一體的“智慧水務”運營管理平臺,實現水務全產業鏈的協同化管理。
智慧決策:對水務數據進行深度挖掘與統計分析,構建水力動態模型,為合理調配水資源、準確預測供水趨勢、及時預警水污染等提供數據支撐,實現智能化??茖W化決策。